他结婚9天就与爱妻离别,卧底台湾42年,70岁归国才知儿孙满堂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1988年,一位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拎着手提包,步履蹒跚地回到了广东省丰顺县,在一处老屋前试图寻找什么。可是这里并没有见到他要找的人,于是老人四处打听,得知自己要找的人已经回娘家了,他又立刻赶到了那里。
这位步履阑珊的老人名叫谢汉光,而他要寻找的正是已经与他分别42年之久的妻子。一番周折后,他终于抵达了妻子的娘家,站在门口他却不由得犹豫起来,这么多年没见,妻子如今是何面貌?是否有重新改嫁?思绪牵绊住他的脚步。
家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见到门口有人,便探出头来张望。这一眼,让她又惊又喜,但多年未见,时光已让两人的容貌有了很大的变化,青春不再,无法确定来者是谁,她仔细询问:“汉光是你吗?”
谢汉光激动答道:“是我,是我!”
久别重逢的二人来不及细叙,周围的年轻人吸引了谢汉光的注意,妻子告诉他,这些都是他的家人。
谢汉光与妻子在香港结识,两人一见如故,于1946年结婚,然而婚后仅相处了九天快乐的时光便被迫分离。在谢汉光走后,妻子发现自己已经怀孕,尽管丈夫离开前告知自己不必等他,但对于这个小生命她却有诸多不舍,于是将其留下,独自一人将孩子生下并抚养长大。
42年的光阴让妻子脸上爬上了皱纹,岁月也染白了她的发,在她一个人的坚持下,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并且有了三个孩子,算得上是儿孙满堂。即使家中已经如此热闹,但在她的心中还是始终记得自己的丈夫,她坚信谢汉光会回来。
那么,谢汉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身份?他当时接到了什么任务?迟迟没有回家的这些年里他又发生了什么呢?
谢汉光出生于1921年,家住广东省丰顺县采芝楼,从小就聪明过人的他在19岁时考上了“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在大学里他积极努力的学习知识,并经常参与学习我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响应抗日活动。
21岁大学毕业后,谢汉光受同学之邀前往桂林的农场工作,因为自身非常优秀,很快就在农场干出了成绩。受到我党思想的熏陶,当时谢汉光还会偷偷帮助我党有关人员躲避敌人抓捕、转移等,此时的他所在的农场已经成为了我党的秘密联络点之一。
桂林沦陷后,谢汉光克服重重困难,一路逃到四川,在这里做了一名老师,能保障温饱。之后他又受一位老师之邀,前往台湾给他当助手。当时谢汉光需要从香港转乘客轮才能到达台湾,正是在香港,谢汉光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并与之结婚。
然而正当谢汉光还沉浸于新婚的喜悦中时,却收到了负责到台湾执行地下工作的通知,在家与国之间,谢汉光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接受了这项工作。只是家中妻子才与自己结婚几天,此去生死难料,怕耽误妻子的谢汉光强掩自己的不舍,告知妻子让她不要等自己,如果遇到更合适的人就嫁了吧。
由于工作的性质特殊,他无法为妻子详细解释,虽然内心愧疚,但还是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离开的那一天,两人才结婚刚满9天,执手相看,但离别就在眼前,别无他法,只求能够早日重聚。转身的刹那,谢汉光终究还是对妻子说了那句:“等我回来”。
他的内心矛盾,既不想耽误妻子的大好青春,也不愿就此与之诀别,但前路未知凶险,万般无奈只能藏于心底。
谢汉光离开后,长达42年的时间了无音讯,而妻子却一个人承担起了养育孩子的重担,在台湾的谢汉光渴望着妻子仍在等她,事实也的确如此。
而在台湾谢汉光也开始了步步惊心的潜伏工作,在他抵达一个月后,组织安排的校友张伯哲也成功抵达,他也按照此前的要求为其安排了工作。
之后,谢汉光受老师的推荐,成功担任了所长的职务,借助于这个职位,谢汉光的潜伏工作做得十分顺利,通过他安排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人员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有新的进步。
1947年,谢汉光在好友张伯哲的介绍下成功成为一名党员,在他们潜伏期间,为组织提供了大量情报。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刊发《光明报》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可是强大的情报网却最终也间接地因《光明报》而崩塌,同事王明德多次将《光明报》传递给自己的女朋友,这一举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怀疑,最终他被保密局抓走。
王明德被抓,对于我党在台潜伏的地下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他招架不住严刑拷打就会给地下工作者们带来致命的打击。让人遗憾的是,他被抓走不久后,就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全部泄露了。
而这直接导致钟浩东等7人牺牲,还有不少工作者被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地下工作者的高层因此被捕,形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地下党高雄市工委的李汾被捕,供出中共台湾工委副书记陈泽民,陈泽民供出了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
之后保密局在一周内就抓捕了我党近500人,除此之外,还有近1900人受牵连。有人叛变,也有人宁死不屈,代号“密使一号”的陈宝仓、吴石、朱枫等人,始终坚持原则,不屈服于国民党,最终全部在台北马场町被国民党枪杀。
不断有人牺牲,情报信息网络正在坍塌,谢汉光的好友张伯哲和梁铮卿都已牺牲,他知道自己也已经十分危险,可是好友陈仲豪此时却生死未卜,他难以放心,四处寻找。
在张伯哲牺牲之前就已给谢汉光通了气,让他抓紧离开,组织已经暴露。无奈之下,谢汉光只得按照好友的安排一路逃到台中的南屯村,之后又到了林业改良站。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对外谎称自己是国民党逃兵,继续潜伏。这个说辞让当地的农民汤溪伯对他减少了警惕,还将他带回家中,之后又将他藏到深山里,由此他才成功躲过国民党的搜查,留下一条命。
之后汤溪伯带着村长和村民到深山里将谢汉光接到了村里,让谢汉光以一位已经离世的村民的身份在这里生活,并未他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
从此谢汉光就以叶依奎的身份生活在村长为他安排的住处,因为专业的原因,他到当地的林场里找了一份工作,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因为懂得种植技术,受到了当地许多人的欢迎。
从此谢汉光每天都在林场勤恳工作,这也让他得以将自己的身份很好的掩藏。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敢想起与自己分隔两地的新婚妻子。
村里人见谢汉光一个人孤零零的,便上门为他说亲,不过全都被他拒绝了。随着时间推移,谢汉光已在台湾生活几十载,从血气方刚的小伙,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期间他也想过回到大陆,只是没有途经,他只能期待着有一天台湾会重新开放,自己也能回到家中。
漫长的等待让人逐渐失望,一直孤身一人的他,不知妻子是否改嫁?是否健在?他在工作时经常爬上高山,遥望家乡,最终他的思念终于不再被阻隔,两岸关系缓和,得知消息的他立刻准备着回家的事宜。
在谢汉光提交申请一年后,他终于得到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只是此时的他却只能顶着“叶依奎”的名字去乘坐轮船,而对于“谢汉光”的身份,他早已无法证明。
他将所有的事都抛之脑后,与妻子再见后,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全都告诉了她,而妻子也给了他一个惊喜,她一直在等他,不仅没有嫁人,还将他们的儿子抚养长大,还有了三个孙子。
离开42年,虽然谢汉光失去了诸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但他依然成为了一个父亲,也成为了一位爷爷,这对于他而言是在多年的独身生活中想都没有想过的。
两个为爱各自坚守半生的人终于重聚,一家人紧紧相拥在一起,落下了激动的泪水。虽然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但自己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莫大的满足。
安顿好后,谢汉光便开始打听昔日好友们的消息,在多方寻找下,他终于找到了仍存活于世的好友陈仲豪,原来当时陈仲豪消失了并不是被国民党带走了,也没有牺牲,而是被组织及时地接回了大陆。
得知谢汉光的现状后,陈仲豪为他写了一封证明信,在他的帮助下,谢汉光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党籍也得以恢复。这位在台湾潜伏多年的老人终于从“叶依奎”转变回了“谢汉光”,而他应得的工资与福利也全都按照规定发放给了他。
之后谢汉光便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栋小楼,和家人一起生活在里面,晚年生活幸福。
1996年,75岁的谢汉光带着微笑,安静地辞别了这个世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谢汉光的一生是传奇的,年轻时为国家义无反顾奉献于地下工作中,忍受几十载的孤独,只为回到大陆的那一刻,始终坚信自己能回到家人身边。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家人,他的坚持与执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谢汉光是为数不多的幸存的革命先辈之一,他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自己晚年短暂的幸福时光。如他一般为革命奉献的人还有许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心中的信仰,克服重重阻碍,甚至不惧牺牲生命,只为早日实现心中那共同期待的和平生活。
先辈们已然用自己的行动做出重大贡献,是先辈们舍生忘我的奉献,才换得人们如今的美好生活。而随着他们的生命止步于历史的洪流中,他们所留下的印记理应被后人传承,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也应不断让后世的人们知道。
生活于美好之中,理应铭记这些曾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牺牲的先辈,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在国家的发展中,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奉献,才能构筑起更加宏伟的蓝图。